中山公园有哪些景点?
1952年,上海市政府将原租界内的公园一律收归公有,由园林管理处统一管理和维护,当时的中山公园即属此例。于是,中山公园成了上海市第一个公共绿地的名称。
位于江苏路延安西路交界处的中山公园,占地约68亩,是一座大型综合性公园。园内林木葱郁、花草繁茂、幽静雅致;亭台楼阁、小桥流水交相辉映,颇具江南庭院特色;曲径通幽处更有古刹庙宇遗存——文蕙堂、文昌阁和文昌祠等古建筑错落有致,掩映于绿树丛中。
作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之一(现为国家重点公园),中山公园已成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和一张亮丽的“风景明信片”。 现在的中山公园,以植物造景为主要特色。园内有古树名木近20株,包括上海地区现存树龄最大的银杏、黄檀和三棵桂花树等,其中有3株是上世纪初由法国人种植的。在中山公园西部,还保存着一片近百年历史的法租界遗存,那就是法国花园和法国教堂遗址。 如今的中山公园每年举办数百场各类公益活动和文化活动,常年开放免费阅览室,成为沪上市民和游客向往的游览休闲胜地。 【景点】 大门、音乐喷泉、香樟林、儿童游乐场、儿童乐园、盆景园、盆景艺术馆、紫藤长廊、樱花林、桂花园、玉兰廊、中山公园、上海动物园、玉佛寺(慧智林)、文蕙堂、文昌阁、文昌祠、华山路街心绿地、延安路高架下街心绿地、西式花园及建筑群、东式花园及建筑群、逸园等。其中,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中山公园、上海动物园、玉佛寺及大草坪。还有一座占地7.4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性公园—虹桥公园,已于2017年建成开放。 从1928年起,这里便是上海市民休憩和游玩的场所了,但当时的规模远达不到如今的规模。
抗战胜利后,上海市政府对公园进行了扩建修缮,并更名为“中山公园”。1956年将公园无偿地交给市动物园管理使用至今。 20世纪六七十年代,公园内建起了许多工厂,公园面积被压缩至4.1公顷,成为“小公园”。
2002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建,并于2006年重新向公众开放。
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,公园以“城市让生活更美好”为主题承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,使这座老公园焕发出新的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