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开元路属于什么区?

贲蓓倩贲蓓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以前有一条河,名清河,旧称“龙首沟”、“龙背岭”或“龙子背”,因为这条河里有很多鱼,所以也叫鱼鳞沟。唐朝时,在鱼的尾巴部分建起了望春亭;而到了宋代,这里又建起了雷峰塔和惠因和尚塔。 到了元代,钱塘江改道,原来的河道渐渐淤积,形成了大片的良田。但是,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据吴称王时,由于军粮不足,曾把西湖的水都抽干了,想在湖底种稻。结果没有成功,反而使西湖的水文状况恶化了。 明代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,在清河东岸修筑了塘,以御海水倒灌;永乐十三年(1415年),又在清河西岸筑堤,以防涝灾。这两项工程,都是南京工部主官郑纪监造。后来人们把这条堤叫作“郑公堤”。 这片地区因为有了郑公堤,水患少了,土地也有了,百姓安居乐业,人口迅速增加。明宪宗成化年间,这片地方已经“民居稠密,商贾辐辏”了。 为了便于管理,明朝在这些地方设立了“里”“坊”,以后又设了“卫”“所”。

开元年间的杭州城墙 (图片引自《西湖志》) 开元路的区域大致就是现在上的城区,当时应该比现在要小很多,因为中间有相当一部分是湖水。路很宽,有200多米,也是南北走向,南起今中山中路,北到今天的体育场路。

路的两旁,从南往北,依次建有崇相院(庙)、贡院、玉带桥、镇宁军、景阳观(寺庙)。 其中最重要的是贡院,这是国家设立的地方考试场所,规模极大,据说可以容纳数千人。考期之前,各地考生都要在此居住。每年春季,这里人满为患。 除了这五个主要建筑外,开元路上还有众多的寺院、庵堂、会馆等。这些建筑物鳞次栉比,使得开元路成为一个热闹繁华之地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